close
兄弟的命是名,外人皆可杀。
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生不同生,死必同死……
 
写人写情,李安和陈可辛,皆为高手。
所以今年最让人恻然心痛不忍卒睹的两部戏,一部叫《色·戒》,另一部,叫《投名状》。
 
摆脱爱情,解剖男人情义,把人性的悲剧营造到极致。
由金城武旁述李连杰初出场时的惨状,开场就挑明了电影说的就是挣扎求存。“那天从死人堆中爬出来,他已经死了。在这个年代,死很容易,活着更难……”
1600人,拼了三天三夜,全军覆没。李连杰躲在尸体堆中,装死。
偷生,是人的本能。说的光冕堂皇,其实就是怕死。不知道为什么要活,而知道就不能这样死去。
乱世中的一碗粥,一个女人,让他感觉还活着。不是绝后余生的人,完全无法证明萍水相逢的一丝暖意所带来的巨大能量,About李连杰和徐静蕾的情苗初种,陈可辛一贯含蓄。但这两个人本为同类人,为生存不惜代价,因此惺惺相惜,注定要爱。
李和刘德华,金城武结为兄弟,也许不过是为了生存多过情义。
一直到三个人联手攻舒城。
800打5000,杀红眼,拼着命。在战场上生死交托对方,真正成就了壮烈兄弟情义。
近乎写实的战争场面就只见到血肉模糊,看不到飞天遁地的李连杰。战争生死在一瞬间,黄沙狼烟间绝望的杀戮,怎么容得了半分虚假华巧?
一场又一场,到最后杀人的意义从纯粹求生到“为了全天下百姓都不让人欺负”,人与人之间,间隙渐生,原来三个人心中的未来,都不同。
苏州的困兽之战,是高潮。
和太平军僵持纠缠,两边都是垂死挣扎。哀鸿遍野的悲凉,寄托出一种反战的信念。
但是,那场戏最惊心动魄,不在于两军的动作对峙,而是李连杰和刘德华的正面冲突。
为了胜利,敌友不分,原则可抛,兵不厌诈、背信弃义等都言之凿凿的成为道理。一人牺牲换万人自由的太平天国将领反衬着满口仁义道德理想的李连杰。
患难与共不易,但共富贵其实更难。
一山终究难存二虎,男人之争往往都是为了建功立业,女人不过就是当表面借口的额外Bonus。
乱世中,谁都想作主,做了自己的主还不够,还要当别人的主。人类注定因为天性无法除去的私欲野心,酿成自身悲剧。
3个男人为国为家为兄弟,生存目标迥异的他们,但是态度都天真,终究不过沦为政治家手上的棋子。
何须惨烈至此?为何惨烈至此?
No almost*1 , no perhaps*2 ,陈可辛这一次铁了心不留余地,把125分钟写出了一段人类的真实,还有残酷。
 
从传出由他们三个人主演开始,谁最出位这个问题,就是全部人关注的。
遇强则强,这个道理我认同。所以在《投名状》中三巨星的演技,魅力对决又一次印证。
都很精彩,就会出现观众各有各的心头好的难分高下。反正好和不好都是主观。
但是,我却觉得,很多人惊喜的李连杰,却让我觉得在预料之中。或许我一直觉得,他不是不能演,差的就是一个能够让他适当发挥的角色。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很少有机会让他演这么有层次的人物。这次真的有戏,是一生如履薄冰见尽生死的将领之才,淡漠阴沉,城府极深是当然。坚毅、强悍、妒忌、狡诈等诸般心情都从眼神中内敛透露。终于把真实人生中的“历经沧桑”,挥洒在虚构世界中。
金城武仍然是天真执着的。我想陈可辛的眼中金城武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虽然是狠辣土匪,但是性情单纯。和李连杰的初次见面,对方记得那天是灰蒙蒙的,他却记得是晴天,阳光刺眼。
我很喜欢镜头下的金城武,很漂亮。胡子剃了,更美。有几幕Focus,就是在他的眼睛,特地的凸显他那双纯真坦荡的眼睛。
用他的眼睛看一段兄弟反目的悲剧,格外让人悲戚。
刘德华的好,超乎我的想象。就好像看《色·戒》时对梁朝伟惊艳后对他的广东腔华语充耳不闻。
看了三个不同版本的预告片,有着预感华仔会比其他两个人还要出位。
但是,没想到竟然出位到这样的程度。
第一个由他而起的镜头开始,一个眼睛的Focus,就紧紧抓着视线。
粗莽、直率、重情、爱恨分明,大情大性,气概震慑千里,一时慷慨激昂,一时悲愤嘶吼。
在电影里,最英雄,是他;最悲情,是他;最得人心,也是他。
 
*1&2:Almost和Perhaps,指的是陈可辛之前的两部名片:《甜蜜蜜》和《如果·爱》(Almost和Perhaps是这两部片的英文片名开首)
 
外一章:
走出戏院,下雨了。想起最后那一幕,让人很悲伤。
是否,人与人之间,真的没有纯粹的感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